Copyright ?南京瑞合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03-2021 bjp32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師支持:北京易歐陽光律師事務所
版權所有:南京瑞合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很多人印象中覺得服用中藥是一個慢過程,即使有效也得等好長時間。其實,即使是慢性疾病,患者也可以根據(jù)以下的“蛛絲馬跡”,判斷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在好轉(zhuǎn)。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如何判斷中藥的療效。
一、判斷中藥療效的方法
1.臨床癥狀改善:病人初來就診時,一般都有所苦,比如胃痛、腹痛、嘔吐、腹瀉、發(fā)熱等,經(jīng)過治療后,病情雖然尚未痊愈,但胃不痛了,或是體溫降下來了,那就說明藥物開始起效了。
2.精神情況改善:中醫(yī)很講究看“神”,有“得神則昌,失神則亡”的說法。有時候,病人可能臨床癥狀還沒改善,比如發(fā)熱的還是40℃的體溫,但一改病懨懨的樣子,能跟家里人開玩笑了,你說這不是藥物起效的標志嗎?
3.胃口改善:胃口變差不僅是進食減少的問題,它更提示病人消化吸收功能的減退。中醫(yī)認為,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亡”。一些平時沒有什么疾病的老年人,一旦無緣無故的胃口變差,那就有可能是臨終的先兆。所以,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(xiàn)胃口的逐漸好轉(zhuǎn),也就是病情好轉(zhuǎn)的標志之一。
4.睡眠改善:患失眠的病人,如果服藥后睡得香了,自然就是治療有效的證據(jù)。如果是其它疾病,同時又影響了睡眠,那睡眠的改善也說明了治療有效。但要注意的是,某些疾病可能會引起神志的改變,比如嚴重的脫水、糖尿病酮癥、低血糖反應、肝性腦病等都會引起想睡覺甚至昏迷的情況,這種“睡眠改善”就不能作為病情好轉(zhuǎn)的標志。
以上所說的屬于通用的標準,也就是說,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可以以此作為療效評價的標準。但臨床上的疾病很多,表現(xiàn)也各不相同,碰到特殊的情況,還是要具體分析。
二、腹瀉與中醫(yī)泄法的關系
有些患者服用中藥后出現(xiàn)長痘痘、腹瀉現(xiàn)象,這有可能是病情好轉(zhuǎn)的一種表現(xiàn),即通常所說的排毒反應。
所謂的“排毒反應”,其實是指中醫(yī)的“瀉法”?!盀a法”一般適用于實證或熱證的患者,(多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口干、便秘等),這類患者經(jīng)過治療后,可能出現(xiàn)短暫的腹瀉,這種腹瀉我們可以看作是病情好轉(zhuǎn)的標志。
要注意的是,這種腹瀉一定是伴隨其它癥狀改善而存在的。如果病人僅有腹瀉,但其它癥狀都沒有緩解,就不一定是好的反應。另外,這種腹瀉一定要是暫時的,不是拉個沒完沒了的。病人會說,雖然是拉肚子,但感覺拉完以后,身體全輕松了。如果其它的不適都有所改善了,腹瀉仍不止,那就要注意藥物損傷脾胃的可能。
也有些人服用中藥后,出現(xiàn)長痘痘、噯氣或放屁過多、口味變化等等,這些都不一定是病情變壞(或藥物不對癥)的跡象。出現(xiàn)這些情況,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有些是病情好轉(zhuǎn)的跡象,有些可能是藥物與患者體質(zhì)不符所致的。
溫馨提示,“瀉法”不適合身體虛弱的病人。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服藥后出現(xiàn)腹瀉,就不一定是排毒,而可能是病情反復或加重的表現(xiàn)。
添加客服微信
為您精準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