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發(fā)生跌、撞、墜、扭傷的事,輕者造成軟組織損傷,重者會發(fā)生骨折,現場急救是保存?zhèn)麊T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,對創(chuàng)傷發(fā)展和預后影響極大。那么骨折的急救法有哪些呢?
1、鎖骨骨折
可用三角巾固定法,先在兩腋下墊上大棉墊或布團,然后用兩條三角巾的底邊分別在兩腋窩繞到肩前打結,再在背后將三角巾兩個頂角拉緊打結。
2、肋骨骨折
可用多頭帶固定之,先在骨折處蓋上大棉墊或折疊數層的布,然后囑傷員呼氣后屏息,將多頭帶在健側胸部打結固定。
3、頸椎骨折、脫位
患者頭仰臥固定在正中位(不墊枕頭)。兩側墊卷疊的衣服,防止頸部左右轉動。勿要輕易搬動,否則有引起脊髓壓迫的危險,發(fā)生四肢與軀干的高位截癱,甚至死亡。
4、前臂骨折
用一塊從肘關節(jié)至手掌長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開雜志,放在傷肢外側,以繃帶或布條纏繞固定,注意留出指尖,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懸吊胸前。
5、上臂骨折
把長達肩峰至肘尖的襯墊木板或硬紙板。放在傷肢外側,以繃帶或布條纏繞固定,注意留出指尖,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懸吊胸前。
上肢骨折如無固定器材,可利用軀干固定,將上臂用皮帶或布帶固定在胸部,并將傷側衣襟角向外上反折,托起前臂后固定。
6、大腿骨折
用一塊相當于從足跟至腋下長度的木板放在傷肢外側,然后用6~7條布帶扎緊固定。
7、小腿骨折
可用兩塊由大腿至足跟長的木板,分放于小腿內、外側,或僅用一塊木板放于大腿、小腿外側,然后用繃帶纏繞固定。
8、胸腰椎骨折
病人不宜站立或坐起,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損傷,抬動病人時不要讓病人的軀干前屈,必須仰臥在擔架或門板上運送。
骨科的急救原則
一、一般處理
首先搶救生命,若病人處于休克狀態(tài),應以抗休克治療為首要任務;注意保溫,有條件時應立即輸血、輸液。對有顱腦復合傷而處于昏迷的病人,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。一切動作要謹慎、輕柔,不必脫去閉合性骨折病人的衣服、鞋襪等。以免過多搬動息肢而增加疼痛和損傷。若患膿腫脹較劇,可剪開衣袖或褲管,解除壓迫。閉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膚、損傷血管和神經的危險時,先用夾板固定,小心搬運病人,防止骨折的移位。
二、傷口包扎
絕大多數創(chuàng)口出血用繃帶壓迫包扎后即可止血。若現場無無菌敷料,可用現場能得到的最清潔的布類包扎;用止血帶阻斷大血管時出血,但必須記錄開始用止血帶的時間,防止由于使用止血帶過久而致肢體遠程缺血壞死。露出傷口的骨折端不應回納,以免將污物帶進創(chuàng)口深處。
三、妥善固定
目的是避免在搬運時骨折端更多地損傷軟組織、血管、神經或內臟;固定后疼癇減輕,有利于防止休克。便于運輸。固定以專用夾板為佳,亦可就地取材,如樹枝、木棍、木板等都可作夾板之用。若在高速公路上發(fā)生創(chuàng)傷,周圍無棍棒類,也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,將受傷的下肢與健側捆綁在一起。
四、迅速轉運
四肢骨折經固定后,可用普通擔架運送,脊柱骨折病人必須平臥于硬扳上,固定頭頸部,運送時迅速、平穩(wěn)。運送途中注意觀察全身情況及刨口出血情況。危急生命的情況要及時處理。